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

Day 876 歸途

21st March, Day 876 in Tasmania
歸途
再度回到了Melbourne,代表這個團也即將面臨尾聲,走完剩下的壁畫小鎮、乳酪工廠、小魔女麵包屋及奔流峽谷,將過去的足跡又踏上了一遍。
喝到一直魂牽夢縈的Ashgrove牛奶,也買到Leathwood蜂蜜,可惜這趟沒機會吃到Bruny Island生蠔,要是有帶生蠔刀的話,就可以在亞瑟港的海邊順手挖來吃了,是個小小的遺憾。一連的Tasmania六日遊,也是第一次帶同一個團這麼多天,總算稍能體會到做領隊的辛勞,尤其是最後一天的那種解脫感,謝謝各位,大家都辛苦了。
之後又有兩次機會到Sydney帶團,這次是五日遊,休息一下,再次加油吧!

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

Day 875 搖籃山

19th March, Day 875 in Tasmania
搖籃山
搖籃山是Tasmania最有名的國家公園,也是世界級的自然遺址,總面積達一千三百平方公里,幾乎是台灣的五分之一大,這裡有古代冰河的遺跡、隨處可見的瀑布、峭壁和湖泊,還有幾乎沒有人為破壞的野生動物棲息地。
終於,來到了這趟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站,也可以說,是因為這個景點才有了這趟Tasmania六日遊。原本行前會議中,董事長還特別要求到其中最美的一個山峰,但難度實在過高,除了有近似攀岩的路線外,總長度來回還要三個小時,更別說因為天氣因素可能導致的路滑或土質疏鬆等額外的危險性,根本就是登山團的等級,尤其大家也沒有登山鞋或登山杖之類的專業裝備,只好退而求其次改成環鴿子湖一圈,雖然鬆了一口氣,但全程還是要兩個小時。
因為路線單純簡單,在車上做了充分解說,並訂好集合時間後,決定獨自挑戰兩小時登頂後返回,由於早上才下過雨,所有的山道都像小溪般有流水通過,登上頂端再次望向那壯闊的自然景觀,現在的我,跟兩年前的我,又成長了多少呢?
"Take nothing but pictures, 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, kill nothing but time." 在明信片上看到這句有趣的話,下次再度踏上這個山峰時,又是什麼模樣的我呢?

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

Day 874 酒杯灣

18th March, Day 874 in Tasmania
酒杯灣
酒杯灣之名來自於一個悲傷的過去:19世紀,那個還沒有禁止捕殺鯨魚的時代,每到冬天都會有鯨魚群從南極游過來,牠們被貪婪的人類捕殺之後,鯨魚血染紅了整片海水,變成像是葡萄酒般的顏色,於是這個圓弧型的紅色海灣便有了酒杯灣的名稱。
四團合流結束後,ABCD各團各自單飛,今天的目的地是酒杯灣,一路上陰雨綿綿,幸好大家依然不願放棄,儘管全身套著雨衣也照爬,一個半小時的路程,擔心的只是會不會有人滑倒受傷,或是因為停下來拍照而沒跟上隊伍,畢竟帶著21人在雨中爬山,已經不在一般導遊的工作範圍中了,不要發生意外就好。
隨後五小時的車程直奔搖籃山,今晚的落腳處是山腳下的度假山莊,氣溫只剩三度,遠離塵囂的冷冽氣息,讓我想起了那年的雪山生活,不一樣的是,這次有了自己的度假小屋,還有特地帶來的豪華泡麵。

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

Day 873 珍重

17th March, Day 873 in Tasmania
珍重
旅遊團第二天,前往Tasmania最黑暗的一段歷史—Port Arthur。
除了殖民之外,澳洲最初可以說是英國的監獄,英國在發現澳洲這塊大陸之後,就把過多的犯人,全送到這裡來了,而據說約有1/5的澳洲人,其實都是當時罪犯的後裔。
Port Arthur位於Tasman半島的尖端,因為其地勢的險惡,在北邊唯一和Tasmania本島有連繫的,是最窄處僅僅只有30公尺寬的Eaglehawk Neck,當時駐紮了大批的警衛和獵犬,而其三面的海裡不時地有鯊魚出沒,唯一的生路被斷,跳海又可能成為鯊魚的食糧,這樣完美的天然屏障,成為了人類手中最大的囚犯牢籠…
把曾經詳讀過的黑歷史再度轉述了一遍,還去了當初沒去成的Devil's Kitchen,這趟旅行也不算是了無新意。夜晚的林總慶生宴,是這次四團合流的最高潮,連我們導遊領隊都必須換裝配合,但我唯一放在心上的只是,這很可能是我們聚在一起的最後一晚了,妳也算我在澳洲相處最久的一個朋友,祝妳前往雪梨之後,一切順利。
而遺憾的是,在一年之後,我們三個依然沒有機會再度相聚。

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

Day 872 Mona博物館

16th March, Day 872 in Tasmania
Mona博物館
一早打球團浩浩蕩蕩地出發了,而我帶了整車的家屬旅遊團,今天的行程是Hobart City Tour。
比起面對那堆嚴肅又愛擺架子的大老闆,還是這些媽媽們比較適合我。Mt Wellington的寒風刺骨、Salamanca Square的閒情雅致,都是每一步探險過的足跡,將這些足跡變成故事再轉述給客人,感觸更是深刻,尤其是到了第二故鄉Richmond,看了古橋、介紹客人買我當初愛吃的Vanilla Slice時,發現了熟悉的面孔,那時和我用生菜換麵包的Frank居然還在這家Bakery工作!看來是得到老闆的擔保順利留了下來,除了讚嘆緣份之外,也替他感到開心,可惜時間有限,短短幾句寒暄問暖之後就得離開。
最後,到了被稱為"成人的顛覆性迪士尼樂園",Mona美術館,許多標新立異且極具開創性的藝術體驗:埃及石棺、性愛動作的X光片、一塊紋身的皮膚、尤其是那用機器模擬人體消化系統的展覽,更是令人感到前衛,還有點噁心。
聽說打球團的狀況一團糟,要桿弟沒桿弟,要午餐沒午餐,突然覺得鬆了一口氣,總之,第二晚順利結束。

Day 871 嗨!塔斯

15th March, Day 871 in Tasmania
嗨!塔斯
睽違了一年三個月,終於又回到這個美麗的心之島,只是沒想到居然是這種方式。
一個來自台灣的建設公司,到Tasmania打高爾夫,長達七天,總人數超過一百人,分成四團依次進行打球與旅遊行程,由於我之前在這的經歷,這個專門旅遊的家屬團,就全權交給我負責。
第一次以導遊的身份離開Victoria,很是興奮,但還來不及好好懷念,一堆工作已等著我處理。獨自搭上飛機,抵達熟悉的Hobart,第一件任務就是到Mona取100張隔天博物館的門票,接著到旅館把所有四個團100多人的房間搞定,最後再回到機場接我自己的團。只是該死的中午才又更改了房表,一半以上的房間必須重新調動,而再兩個小時第一團的客人就要準備入住,害我著急忙碌了一個下午,才剛開始就要補一個這麼大的洞,希望之後幾天能夠順利。
意外的和一位來自英格蘭的計程車司機Steve相談甚歡,甚至因為我而讓他有了契機想在這開一間旅行社,留了名片請我務必和他保持聯絡,能夠這樣透過談話給別人力量而感到開心,最後離開前怕我忘記還又多塞了一張給我😆。

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

Day 870 強盜

12th March, Day 870 in Melbourne
強盜
心情無敵差,不是因為做錯事,而是有種被搶劫的感覺。
今天到Box Hill找女友,到站時突然發現無法出站,一旁顯示著"Invalid",想著靠該不會剛剛上車忘了嗶卡吧?因為我上車的站是小站,嗶卡的機器在兩側,但由於沒有閘門擋住可以直接進入月台,所以有時一趕就會忘了嗶卡,或是太匆忙沒有感應到,無奈之下只好找站務人員尋求協助,看看是我的卡出問題還是真的忘了嗶,大不了就補個票。
但站務人員什麼話也沒說只是把閘門打開示意要我出去,沒想到門口等著的是另一個票務員,直接掏出一本簿子說我逃票要開罰單😨,現繳75澳不具名,但不得申訴,或是另一種235澳具名的罰單,但是可以申訴,幹!有一種上當的感覺。
他說,因為查了我的卡發現我沒有上站紀錄,加上我又完成了一段沒有付錢的搭乘(意指出了站),所以當然違法,我則表示是因為疑惑卡是否出了問題導致出不了站,才向你們尋求協助,出站也是你們要我出的好嗎?要是你們所謂的"協助"就是直接開我一張罰單的話,那我不如直接再搭回原站補嗶。
總之這批票務員就是死咬著我逃票要開罰單,本想就讓他開235澳的具名罰單再申訴,又死纏著要我提供地址證明,一副我幹盡壞事被抓到還想要給假資料的嘴臉,有夠討厭,誰會隨身帶著別人寄給你的信啊?最後還是因為不想跟他浪費時間只好付75澳了事。
總之,在澳洲沒有補票這種事,要是以後忘了嗶卡,千萬不要找站務人員,他只會開你罰單,最好直接到隨便一個小站補嗶。馬的遇到了強盜,我可以投訴他嗎?

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

Day 869 登山鞋

11th March, Day 869 in Melbourne
登山鞋
剛來澳洲時,為了行李最大限度的精簡,只帶了兩雙鞋子,一雙是拖鞋,一雙是穿在腳上的Gore-tex登山鞋。
光是防水透氣再加上對腳的完整保護,就足以應付在這的任何艱難環境,於是爬山下海採生蠔、雪山滑雪森林漫步,甚至到農場工廠廚房工作時,都無時無刻穿著,終於在去年鹽湖探險時,整個死掉了,鹽份穿透了整個Gore-tex布料,不再防水透氣,儘管標榜的黃金鞋底在過了六年之後依然完好如初,但鞋身已殘破不堪。
為了下個團新的挑戰,塔斯七日遊,其中還必須帶客人爬搖籃山與酒杯灣,雖然上一次在Ulruru和風之谷是穿著拖鞋走完各四小時路程的,但帶團總不能像自己旅行一樣自在,只好再物色一雙新的愛鞋。
幸好Boxing Day的折扣還在,原價399澳的鞋,只要319澳,義大利頂級登山鞋品牌Scarpa,用整張牛頭層皮所縫製,極具質感,就當作去年遺漏的Boxing Day禮物吧。

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

Day 868 玩板日

3rd March, Day 868 in Melbourne
玩板日
為了答謝我介紹工作,一位朋友送了我一塊二手滑板作為禮物,於是開始了用滑板當作交通工具的生活。
據上一次玩板,已是將近15年前的事,雖然當初是因為會玩滑板而選擇了Snowboard,如今滑雪卻已比滑板要厲害的多,我還是比較喜愛滑雪的。那時玩的技術板,是高中畢業時用打工賺的微薄收入,一點一滴組裝慢慢改造進步而成,卻沒想過原來滑板還有其他的種類,像是交通板,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拿來作為交通工具的用途,而我得到的就是這麼一塊交通板。
既然是交通板,當然無法再像以前一樣飛來飛去,因為結構上根本的不同而無法做太多花式動作,另一方面可能是我真的老了飛不起來了😢,但至少平常當個交通工具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,於是一拿到手馬上將它拆了大保養一番,不然輪子太卡滑不快比走路還慢的話,就沒有使用它的意義了😂。
雖然以前玩過一段時間的板,但真的要將它當作交通工具穿梭在馬路人行道上,還是會有這麼一點害怕,畢竟墨爾本市區人車這麼多,於是約了一群同好,一起在滑板公園玩板,彷彿回到了那個青春年代。

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

Day 867 Scavenger Hunt

2nd March, Day 867 in Melbourne
Scavenger Hunt
Scavenger Hunt是一種國外很流行的室外團體遊戲,通常會分成好幾個隊伍,每個隊伍手上都有一份任務清單,為了達成清單上各種不同的條件以累積分數獲得勝利。有的要你借到某樣東西,有的要你做一些特別的行為,有的則要你到某個特殊地點拍照,而參賽者們總是能為了贏得比賽發揮強大的創意(ㄅㄨ、ㄗㄜˊㄕㄡˇㄉㄨㄢˋ)。
因為朋友的邀約,我們參加了一個位於墨爾本市內酒吧所舉辦的Scavenger Hunt,一組共八人,成員內有台灣人、香港人、還有一位巴西女孩,而遊戲的範圍,就是在入夜後的墨爾本市區,時間一到,我們就出發解任務了!"隨便跳上一台電車,並在電車內獻唱一首歌"、"在唐人街找到一間沒有賣餃子的餐館"、"借到一陌生人的狗並遛牠"…,清單上的任務玲瑯滿目,一個比一個刁鑽,尤其是"找一間7-11,把正在工作的店員拉到門外拍照"更是讓我們傷透腦筋,畢竟夜晚的市中心可是非常熱鬧,也為了完成這堆題目,在市區到處來回奔波了許久。
完成所有任務時,已經晚上九點半了,大家早已筋疲力竭,但也因為做了這些平常不可能會做的事而感到有趣,真是瘋狂的一晚,至於最後有沒有得勝,似乎也沒有這麼重要了。

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

Day 866 裸騎日

28th February, Day 866 in Melbourne
裸騎日
這項全球性的公益活動自2004年,在加拿大由一群環保人士聯合發起後,短短幾年之內迅速風靡了全球,如今已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十幾年。
他們以一種平和且趣味的方式,引起人們對汽車給騎行者和步行者構成的危險之關注,抗議日益盛行的汽車文化,呼籲社會減少對汽車的依賴以減緩生態破壞,並維護騎行者的權益。顧名思義,所有參加裸騎活動的人都必須赤身裸體騎單車,因此每年裸騎活動都會吸引很多人前去圍觀,相當有看頭。
這些為社會和環保事業不惜裸露身體的人們,僅在身上塗著防曬霜,畫著各種圖案和宣傳口號,在車流和人流之中穿梭,他們希望透過裸騎的行為宣揚環保節能的重要性,同時也強調自我的身體解放。"要想拯救地球,少開車多騎車才是正道",便是主辦者想要傳達給社會大眾的理念。
只是很不幸的,據活動主辦方透露,出於種種原因,本次裸騎活動也將是墨爾本最後一屆,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了!😩

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

Day 865 元宵節

23rd February, Day 865 in Melbourne
元宵節
沒想到今年的元宵節,是在客人的豪宅中度過。這是一間公司的員工旅遊團,在澳洲共12日遊,墨爾本是最後一站,原以為是個難搞的團,沒想到卻意外的輕鬆。
第一天原本企鵝島要半夜才回的了家,只因小老闆的一句話"我們已經在市區訂好晚餐了",直接取消變成輕鬆的市區遊;接下來的兩天也都因他們不想受到行程時間上的限制,讓我們提早下班;最後一天,到了小老闆的豪宅聚會,因為和他還挺聊得來,我也一同被邀請入內,至於司機,因為他早上遲到了,被罰在外面35度高溫下等了我們四個小時😂。
上海的傳統湯圓,是甜鹹不分而且沒有湯的,就這樣直接泡在開水裡,因為怕分不清,所以會特意把鹹的做成尖頭的造型,不過我還是懷念台灣的傳統鹹湯圓。